户外好玩与不好玩成了两极分化的集团势力,不好玩的户外成为最简单的户外展示架,成为品牌地域性线下推广渠道。好玩的则是变着法子的将新科技加入户外广告中,增强广告互动性。
其实说起来两方都有理,一个是通过投放区域的选择,致力于目标用户看到自家的广告。那些好玩的户外广告主其推广范围势必没有简单的展示位广,关注点更倾向于,通过现在的趣味互动形式,拉动用户对于品牌的好感度,并且在舆论圈层的线上传播。
户外遇上大数据 来自未来的广告
当户外遇上新科技,是否会让你有种穿越到未来的感觉呢?
户外的大数据梦
广告主投放广告最在乎的是什么?目标人群接受信息。而传统的户外广告投放,也是按照客流量、或者地区人群属性进行划分,但是离现在一直提到的精准营销还是相差甚远。
而现在各家大数据开始流行,并且能够开始付诸于实行的时候,这个问题似乎也找到了解决方案。笔者注意到此前百度推出的百度司南户外版就是基于百度搜索和地图所带LBS数据,进行移动中人群分析,并据此提供给广告主更为精准的城市画像。类似为“精准人群画像+城市坐标”的户外广告决策平台。
同时在户外大数据这条路上,一些专注于户外的代理公司也是在往这条路上,例如捷孚凯(GfK中国)运用移动大数据建立中国户外媒体受众评估体系。
而之前的一个根据广告牌上的摄像头进行的人群扫描功能,从而进行受众分析从而推送更为相关的广告信息,其实可以算是户外精准广告的一个雏形。这是户外大数据这条路好走吗?笔者想打个问号。
户外遇上科技活的广告
如果说大数据更多的是将户外广告更为精准分类,那么国外对于户外广告的营销价值挖掘更集中于更好玩,更互动。
这类广告可以集中从戛纳的创意广告中寻找,去年的户外指示航班信息广告、以及是互动的地铁广告牌和公益类型的广告牌上刷卡救助贫困儿童。